微视频|身边的幸福·百姓就医记

未来能信奉工匠精神、践行极致文化,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放心、优质的产品,更科学、落地的方案,推动合作伙伴走向成功。

2017年,国内市场历史性突破53GW新增并网装机容量,而一线组件企业组件制造业务净利润率却不足1%;国内光伏上市公司三季度经营情况,逾七成企业净利润率下滑,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亏损经营;光伏制造业自2017年开始就已经进入微利时代。那么,如果户用光伏单独管理,如何界定户用光伏发电项目?从政策制定层面,如何避免户用光伏市场过度营销甚至虚假宣传、系统设计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系统验收及运维缺失等方面的问题?背景7:2017年全国太阳能光伏发电量11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4%。

微视频|身边的幸福·百姓就医记

根据第三批领跑者项目招投标情况,光伏发电距离实现发电侧平价上网已经不远(从这个角度,那些片面的指责光伏补贴不可承受、光伏发电不如**发电的言论可以不要再提了)。会议上,国家能源局有关领导与参会人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充分交流,新能源司领导在最后总结中也提到了提振行业信心、明确补贴支持、提高规模指标、加速出台政策、户用单独管理等方面内容。自2018年531新政后,户用光伏市场发展基本停滞,主要表现有:(1)无补贴户用光伏系统投资投资收益明显下降,户用光伏电站投资回报期超过10年,项目投资新引力下降;(2)户用光伏市场规模锐减,大量从业人员失业、转行。目前,我国光伏电站项目投资中,非技术成本占项目总投资成本20%或以上,主要包括手续规费(居间费用)、土地费用、税费、电网接入费用、补贴拖欠、融资费用等。那么,在补贴资金不足的背景下,补贴退坡中如何避免光伏发电下游投资过热?如何避免电价下调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抢装潮,引起产业供需失衡,为电站施工仓促埋下质量隐患?如何使补贴退坡机制与规模管理协调作用?背景5:进入2018年以来,国际贸易形势迎来了一些新的变化,从2018年1-9月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情况来看,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总额121.3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其中,组件出口量约34GW,约为产量的61.9%,已超过2017年全年出口量。

虽然光伏发电弃电量和弃光率均有所改善,但局部地区消纳矛盾仍普遍存在。在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困难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六方面政策举措。排行第二的LGE维持多样少量产品线的发展,整体N型产品线除HJT (200MW)之外;也涵盖N-PERT (600MW)与IBC (600MW)的产能。

作为光伏产业的重要研究环节,电池片技术一直是提效降本理念核心之一,本期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文章针对电池片环节的技术现状进行盘点,并对电池片技术未来趋势进行展望。这些情况除了市场本身对于产品的喜爱度改变之外,也是因为下游电站业者更加关注对于整体均化发电成本(Overall Levelized Cost of Electricity, LCOE),这也一再地证明PERC产能的利用度足以影响整体P型市场的产品主力。根据EnergyTrend资料统计,2017年PERC电池的实际生产量仅略高于11GW,2018年生产量可望接近25GW单晶PERC电池预计2019年有机会迈向22.0%转换效率的量产目标。

N型电池仍以IBC和HJT两大技术为主,目前少批量生产的转换效率已可达到24.7%和23.0%,虽然N型电池本身具有提升效率的发展潜力、载子寿命(carrier lifetime)较高、及没有P型电池的光致衰退(Light Induced Degradation, LID)问题等众多好处,但N型电池的设备投资与技术门槛均高,加上P型的PERC电池量产效率不断提高,造成N型电池现阶段仍是曲高和寡。电池片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近两年N型电池的产能发展受限于P型PERC电池产能与性价比的优势,2018年~2019年N型电池产能增速放缓,市占比进入平台期,到2021年N型高效电池片市场份额才可望突破10%。

微视频|身边的幸福·百姓就医记

国内前十的PERC电池片企业产能为43.85GW,各企业PERC产能稼动率在55-90%之间。根据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报告,P型电池仍拥有85%以上的市占率,当前电池片技术未来3到5年内仍然是P型产品的天下,且又以PERC电池技术为市场主力。尽管N型电池因为发电成本过高而乏人问津,但N型电池仍会是未来高效能技术的发展重点。排行第二的LGE维持多样少量产品线的发展,整体N型产品线除HJT (200MW)之外;也涵盖N-PERT (600MW)与IBC (600MW)的产能。

国内主要电池片企业技术路线及产能分析图二:2018年主要PERC电池厂产能比例预测2017年的PERC电池产能已经达到35.6GW,预估2018年可以达到70.2GW。如果说P型和N型电池是光伏电池技术的分路口,那么两种电池结构所衍生的电池片技术算是开启光伏电池百家争鸣的发展路线。作为光伏产业的重要研究环节,电池片技术一直是提效降本理念核心之一,本期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文章针对电池片环节的技术现状进行盘点,并对电池片技术未来趋势进行展望。此外,双面发电组件可让终端客户能够获得更高额的电力输出。

图八:2017至2022年太阳能电池市场份额预测。多晶PERC电池现阶段的已可以搭配黑硅技术导入多晶金刚线切片生产,量产效率可望突破20.0%。

微视频|身边的幸福·百姓就医记

2017年,许多企业分别宣布建设N型电池片和组件的项目,包括、日托、钧石、晋能、林洋、英利等。图五:N型电池片与总电池片产能比例预测图六:N型电池产能比例预测光伏行业在降本增效的趋势下,发展高效率电池片技术已成为业内的共识。

而两种N型高阶电池IBC (5寸电池96片装)和HJT具有高功率输出,目前已可超过340W与335W (正面)的电力输出。反观传统一般类型的产品都呈现下滑。到2018年底,多晶和单晶常规电池效率水平预估将会达到18.7%与20.4%;多晶和单晶PERC电池平均效率可达到20.2%和21.6%以上,其中单晶PERC产品因为其高性价比的优点,是近期各电池厂扩充产能的首选。至2018年第二季为止,PERC设备的装机量已比2017年增加10GW以上,随着设备逐步上线投产,预计2018年全球前十五的PERC电池片企业产能达到65.45GW。但P型电池在转换效率达到22%后,将面临资本及技术投入边际效益率递减效应,提升转换效率难度较大的问题,未来3-5年N型电池的成长也是缓步上扬,逐渐从摆脱个位数的市占比。预估至2019年,全球的PERC电池产能将超过常规电池片的产能,一举跨过90GW的门槛。

图一:各类电池对应60-cell元件输出功率趋势2018年,单晶PERC高效能组件瓦数将进步至310W。主要电池片技术的产能和市场份额图四:2017至2022年P型产能发展预测趋势可以明显感受到PERC技术的成熟与形成标准化制程的趋势,无论应用于单、多晶。

而全球的PERC电池产能还有机会再2020年超越100GW的规模。此外,2018年6月爱康科技开工建设总产能5GW的HIT电池片项目;中来股份计划到2019年底将N型双面TOPCon电池产能扩至4.6GW,并且这一进度很有可能提前。

这些情况除了市场本身对于产品的喜爱度改变之外,也是因为下游电站业者更加关注对于整体均化发电成本(Overall Levelized Cost of Electricity, LCOE),这也一再地证明PERC产能的利用度足以影响整体P型市场的产品主力。根据EnergyTrend资料统计,2017年PERC电池的实际生产量仅略高于11GW,2018年生产量可望接近25GW。

据统计N型电池片部分企业技术路线有:图三:2018年N型电池片企业产能比例预测对于N型电池而言,SunPower致力于IBC产品高效率的突破,目前已经导入6寸硅片作为主力产品,电池转换效率以突破26%为目标。转化效率作为电池片技术最直观的指标,充分体现在N型电池发展的电池片技术路线中。排行第三的是日托光伏,日托主力发展MWT产品,已形成600MWMWT背接触电池片产能,目前MWT产品已投入第三批领跑者计划使用,预计2018年底无锡生产基地将达到1GW;后面排行第四的Panasonic与第五的钧石(GS Solar)都是HJT 电池厂商,钧石更计划生产高效双面异质结(HDT)元件以提高N型产品的最佳输出不久前,先是爱康科技将装机容量503.53MW的光伏发电资产包转让给浙能集团,带来包括交易对价(转让价9.66亿元)、往来款以及剥离的补贴收入等合计约24亿元现金流,减少有息负债23.09亿元。

在科研和加工环节,1997年之前,是国有资本撑起了中国光伏。而2006年至今,可再生能源能源补贴资金总计支出超过了3200亿元,其中风电享受补贴超过了一大半。

理由有三:第一,光伏产业的突破时刻,需要国有资本的助推。在中国,传统能源资本必然转战新能源,而国有资本几乎是传统能源资本的唯一代表。

参考资料:《上海电气终止收购保利协鑫旗下多晶硅子公司,涉资127亿元》《国家能源集团发力铜铟镓硒薄膜光伏产业,中国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或提速》《国家能源集团全力进军光伏前景如何》《全球首批虚拟电厂标准花落中国:以标准建设助推能源清洁转型》《中国风电补贴断奶倒计时,行业准备好了吗?》《解构爱康科技:邹承慧的野心与压力》《汇丰银行将向英国太阳能和风电场投资2.5亿英镑》《协鑫新能源以3.06亿出售180MW光伏电站80%的控股权》。其实国有资本从来就没有缺席过中国光伏产业,只是这次不同了。

2001年的时候,是国有资本帮助无锡尚德开始了中国光伏引领世界的时代;在应用环节,2011年,国有资本曾经占据国内光伏电站的半壁江山。从中国经济改革考虑,老红曾经强烈反对国有资本进入光伏产业。2008年至2017年的10年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年均增长分别为44%和191%。就像要把水烧开,还差最后一把最干的柴火。

第二,光伏资产的中期持有需要实力雄厚的国有资本。;后是协鑫新能源以3.06亿出售180MW光伏电站80%的控股权给中广核太阳能。

而老红参与意见的大型国有能源企业光伏产业投资报告中,字里行间也是战略意图明显。过去十年,中国新能源产业云蒸霞蔚、江河横流,光伏产业已经成为唯一由民营资本打造的中国名片,曾经领先的风电,因为国有资本尚未退出主角只能扮演追赶的角色。

当前,光伏人都会有一个共识:尽管还有诸多不确定,但是只要有足够的资本力量,就可以把光伏产业推上最具竞争力能源的台阶。2012年一家大型国际能源企业宣布退出光伏产业,2016年又宣布重回光伏产业就是最好的证明。